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好的商学院!
近期热招新闻资讯
【论坛回顾】李迅雷:2025年中国经济与政策展望及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2025-01-15
2025年1月4日上午,浙江大学恒逸基金年度论坛“第十八届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杭州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就“2025年中国经济与政策展望及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主题做深度分析与解读。800余名浙大师生、企业家学员、恒逸集团管理人员等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由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恒逸基金管理委员会、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主办。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致辞
史晋川教授在致辞中,对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表示特别感谢。恒逸集团先后共向浙大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亿9000万元。在“浙江大学恒逸基金”的资助下,恒逸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七届,今天的论坛能为民营企业家提供一些发展的新思路,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主任叶宏伟主持
讲座伊始,李迅雷老师指出,分析中国经济时,应该将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矛盾区分开来。结构性矛盾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供需和收入结构等;周期性矛盾主要为地产价值回归。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主讲
首先,我们需要增强逆周期调节力度,重点在于调节周期性矛盾,同时为结构性矛盾调整争取必要的时间。在应对结构性矛盾上,我们需要通过扩大补贴、增加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福利支出以努力提升需求。而对于产业结构矛盾,我们主要需要通过坚持科技升级来解决。
然而,我们必须首先着手解决周期性矛盾,因为这部分的改善效果会相对迅速地显现。此外,提高居民收入也有利于激活企业活力。在此之后,我们将逐步解决需求矛盾和产业结构矛盾。
预期2025年外需将下降,就应该扩内需。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但投资不是最终需求,投资可以形成资本,增加新的供给或新的产能;我国过去很长时间里都侧重于投资,尤其在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方面更加明显,故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压力是供给过剩,需求不足,尤其是最终需求不足,消费增速下行,物价持续疲弱。
故应该大力提振消费,聚焦最终需求,而不会像过去那样侧重于投资,尽管对于GDP增长目标的完成而言,投资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关键作用”。同时,当前经济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周期的波动,还来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增长过程中逐步累积起来的结构性压力。因此,对于提振消费的难点要高度重视。
2025年经济结构再调整,公共消费与基建将是亮点。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各项工作的首位。提振消费方面,我们测算显示,若中国公共消费率回到全球平均水平,中国公共消费每年还有1万亿的增量空间。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只有经济强股市才能强,不能奢望通过股市走强来促消费,或者让股市来担当推动经济增长的重任。促消费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长期通过增加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支出和坚持不懈推动财税体制改革等举措,来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货币政策方面有四个判断,一是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弹性将加大;二是5%存款准备金率这一隐性下限或将放松,预计2025年全年降准幅度将达到或超过100bp;三是预计2025年7天期逆回购利率将下调50-60bp;四是预计2025年社融增速和M2增速将回升。
李迅雷老师还大家分享了三种思维方式:第一种思维是逆向思考。如果大部分观点都是尽如人意的,你就反过来想想,因为大部分人的判断如果一致,大概率是错的。第二个思维是换位思考。当你着急政策怎么还不出来,对中国经济很担忧时,可以换位想想决策层是怎么想的。他们难道希望中国经济下行吗?希望预期一直弱下去吗?肯定不是。第三个思维是系统思考。考虑问题不要那么简单,市场是一个大的系统,不能简单地看房价跌了,要想想房价跌了,为什么股市会跌呢?每个个体在这个大系统之中都是相互影响的。就像我们有句俗话叫“按下葫芦浮起瓢”。
李迅雷老师表示,推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是民营企业,希望对民营企业的某些行业进入壁垒进一步消除。多措并举稳定就业,也是2025年的重要工作。若出口走弱也会增加失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了相关部署,预计吸纳就业尤其是年轻人就业多的服务业,有望得到政策倾斜。
最后,针对李迅雷老师关于“2025年中国经济与政策展望及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的讲授内容,学员们就自身专业背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向李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学员们讨论热烈,讲座取得圆满成功!